呵护眼睛,转发这6个预警信号和5个护眼指导!
6月6日是第28个全国“爱眼日”,5月6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“爱眼日”宣传教育周活动的通知,今年活动的主题为关注普遍的眼健康。活动重点为着重关注儿童青少年、老年人两个重点人群,聚焦近视等屈光不正、白内障、眼底病、青光眼、角膜盲等重点眼病,大力宣传全年龄段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的重要意义。
参考宣传口号如下:
(一)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,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。
(二)重视儿童眼保健,守护孩子明眸“视”界。
(三)全民爱眼,从我做起。
(四)有远见,不近视。
(五)不惧白内障,“睛”彩有保障。
(六)眼底一张照,眼病早知道。
认识“眼睛”
眼是视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,支撑着视觉功能的实现。光线通过眼球前部的角膜和晶状体聚焦到视网膜上,被转换为神经冲动传至大脑,最终产生视觉。我们通过各类感觉器官从外界获得信息,其中约90%信息是由眼睛获取的。
眼睛结构精细,是需要用心呵护的器官。即使是轻微的损伤,都有可能影响视觉功能正常作用,导致视觉功能的减退。视力损伤十分常见,世卫组织估计,全球至少有22亿人视力受损,虽然大多数视力受损者和盲人的年龄超过50岁,但视力损害影响着全年龄段人群。
“眼睛”的压力来源
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是造成眼疾的重要原因之一。用眼不科学,就易对眼睛造成伤害。当下科技的进步,一方面使生活更加便捷,另一方面,也给眼睛带来了诸多新负担。
我们较以往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在电子产品上,已然习惯于电脑、平板、手机不离身的状态,办公、上课、获取资讯、游戏娱乐等等活动,都离不开电子产品这一形影不离的“好朋友”,而我们的眼睛,也因为这些“好朋友”,变得更加辛苦,经常感觉干涩、疲劳。
常见的6个眼健康预警信号
1、视力下降
视力是眼健康的晴雨表。当眼病出现时,往往视力最先出现变化,这也是为什么到医院看眼病的第一步都是查视力。
大部分眼病都会影响视力,但是不同的眼病对视力的影响表现不同。
最常见的近视表现为长时间的看远模糊,而白内障则是视力缓慢下降,结膜炎、干眼症等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也会导致视力下降,而一些严重的致盲疾病如视网膜脱离、急性青光眼则可能会在短时间内造成视力大幅度下降。
2、视物变形
看东西弯曲变形,直线看成了弯曲的线,原来四四方方的门框出现了扭曲的情况……这都不是好事情。
视物变形是黄斑变性的常见症状。黄斑是视网膜上最重要最敏感的区域,一旦出现问题会对视力造成不可逆的影响。所以出现视物变形请及时就医检查,以争取疾病的及早发现和治疗。
3、眼前出现飘动的絮状物或黑影
我们的眼前常常出现飘动的絮状物或小黑影,它们形状不一,在白色的背景下尤其明显。这就是所谓的飞蚊症。
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近视度数的加深,大部分人都会出现飞蚊症。生理性的飞蚊症是无害的,但如果“飞蚊”突然增多则需引起注意。
4、眼前有闪电般的亮光
没有雷声、雨水,在暗处眼前总有“闪电”、“蜘蛛网似的亮光”闪过,在亮处则有碰不着、摸不到的黑点飘动,如果你有这样的体验,还是抓紧时间到医院检查一下,这可能是视网膜脱离的前兆。
随着年龄增加,我们眼睛内部的结构老化,其中起到支撑眼球作用的玻璃体液化、萎缩。这个过程中,玻璃体可能会牵拉到视网膜,造成眼前出现“闪电”、“蜘蛛网似的亮光”。这样的情况如果持续出现,就要引起警惕。若还伴随有视力下降、视野缺损、固定的黑影遮挡等,很可能是发生了视网膜脱离,需要尽快到医院进行检查、治疗。
5、视野变窄
视野越来越窄,像通过管子看东西,甚至到最后只能看见正前方的东西,这是青光眼的典型症状。
青光眼是一种由于眼内压力(眼压)异常升高,超过视神经所能耐受的程度,从而引起视功能受损,导致视神经萎缩与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眼病。急性发作期24~48小时即可完全失明。
青光眼的症状不仅表现在眼睛上,由于眼压急剧上升,三叉神经末稍受到刺激,反射性地引起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痛,因此,患者除了眼睛胀痛,还常常感到偏头痛,甚至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。这也导致一些朋友误将青光眼当成了感冒和胃肠疾病而耽误了治疗。
6、异物感、眼干、烧灼感等
结膜炎、干眼症等疾病都会导致眼睛像是进了灰尘和沙子,又干又涩,严重时会有灼烧感。如果症状不明显,可通过休息或适度滴用眼药水来缓解,如果长时间症状无法缓解请及时就医。
科学用眼,这份护眼指南请查收!
1、坚持充足的白天户外活动
坚持充足的白天户外活动对青少年预防近视、防止近视加重有重要意义。阳光有利于多巴胺的合成,而多巴胺对预防、控制近视有一定的效果。教师和家长应密切合作,引导儿童、青少年积极锻炼,保证每天白天进行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。
2、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
不正确的读写姿势会增加发生近视的风险。读书写字要使用适合自己坐高的桌椅,应有良好的照明,并保持“三个一”的正确姿势,即眼睛离书本一尺,胸口离桌沿一拳,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,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。另外,要注意不在走路、吃饭、卧床、晃动的车厢内、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、写字、使用电子产品。
3、控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
使用电子产品时,应使眼睛与屏幕保持一定距离,屏幕亮度适中,同时避免长时间、近距离、持续盯着手机。如使用相关设备工作、学习,应注意连续使用30~40分钟后,有意远眺放松10分钟放松眼睛。其他目的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,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。6岁以下儿童要尽量避免使用手机和电脑,家长应起到示范作用,在孩子面前尽量少使用电子产品。
4、坚持每天做正确的眼保健操
认真做眼保健操是极好的习惯,建议每天早晚各做一次,做操时应注意手部卫生,并做到穴位准确、手法正确、力度适当。
5、保护眼睛要注意“五个不”
1)不熬夜使用电子产品;
2)不要滥用眼药水;
3)不连续用眼超过一个小时;
4)不乱用手擦眼睛;
5)不频繁佩戴隐形眼镜。